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玉山真人的原创博客

闲暇时抒写某些顿悟或渐悟,拍摄某些动物与静物。这一隅,欢迎您的光临!

 
 
 

日志

 
 

杏坛赋青春,诗情辉异彩 ——走近张兴的古诗词世界  

2013-05-13 12:55:26|  分类: 山林沉思[原创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张兴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三十岁的乡村教师,但他凭着执著和勤勉,三年来,构筑了一个古体诗词的瑰丽世界。借这个机会,我将把张兴和他的诗词作品向大家做一个浮光掠影的介绍。

一、张兴其人

张兴出生于1983年春,幼年随父母迁居鸭池河上游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七岁入村小,初中毕业后考入贵阳中等师范学校;2002年秋,分配到离家几十里外的乡村小学任教,后来因为学校撤并,几年间三次更换工作单位。张兴的经历简单、透明,没有任何传奇色彩,而且乡村生活相对闭塞,但这些都没有妨碍他凭着飞扬的文思,在古体诗词创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初识张兴,可谓“偶然”:仅仅因为工作单位邻近而已。然而,他略显内敛的举止、不事张扬的个性,使我们仅止于认识,没有更多的交往。某次,一位同事“偶然”提及,使我惊异于附近居然有如此热衷古体诗词创作、且成果颇丰的同行——我曾经仅仅认识的张兴,于是产生了进一步交往的念头。如是一来二去,交流增多了,可是他给我的印象,依然是淡泊、宁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内向而喜安宁,木讷而喜沉思”。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张兴,至于诗词创作方面,我也是在这次才获得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二、张兴诗词概览

张兴的文字有散文、杂文和古体诗词等好几种体裁,其中以古体诗词的数量最多、成绩最好。这里只将后者按照古风、近体诗和长短句三类,加以简要说明。

(一)古风 

张兴的古风总共不到三十首,说不上多,或许是没有用心经营的结果,可就在这“率性为之”的二十多首作品中,佳句几乎可以信手拈来,如“闲钓平湖水风轻,亘守汀渚兰舟行。离愁正引千丝乱,绾尽萍花多少情?”(《问柳  同题试和博友烟霞》)在这首诗里,柔婉、清丽的“离愁”,宛如水上萍花,“剪不断,理还乱”,让人遐想,引人沉思。不过,其作品的感情基调,并不一味都是抒写闲愁和幽思,气势雄浑的同样也有。比如一场暴雨,在张兴笔下,就刻画得酣畅淋漓、惟妙惟肖。且看雨后的景象:“忽然风停雷不鸣,浩荡天威去无息。尽眼万类去尘色,极目千般新如洗。乐看积水荡黑污,喜观远山凝青碧。”(七古《骤雨》)其他如《登高》中的“仰啸三声胆气壮,振臂一呼热血烧。收拾残喘向青云,抖擞余力上灵霄。”也都写得极有气势。至于《七古·遣怀》中的“七两愁心三两酒,一分傲骨九分伤。”在雄浑中隐现感伤色彩,当属另一种韵味了。

(二)近体诗 

在张兴的诗词作品中,近体诗算是主体,除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达到120多首之外,其主题和情感,也要丰富得多。不过,题材与表达方式,跟古风作品大体相似:既有低吟浅唱的清趣,也有家国情怀的豪放;既有失意归隐的犹疑,也有努力拼搏的勇毅。

就题材而言,这组近体诗作品从山水风光到托物寄兴,从抒写怀抱到诗友唱和,从节日讽诵到时令寄怀,从幽思怀古到感慨现实,等等,均有所涉及。其中,尤以对应于杜甫《秋兴八首》而创作的“八题杜甫”最具代表性,这组诗从多个不同角度刻画了杜甫,作为千秋诗圣,生于乱世,凭借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不被赏识,在穷愁潦倒中度过一生,写得气势壮阔、雄浑沧凉。如果对杜甫了解不多、感受不深、立意不高,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正如作者在这组诗的后记中写的那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历史是否久远,无论过往是否辉煌,只要有着自己倔强的脊梁,有着自己不屈的灵魂,那么它的将来必然不是没有希望的……”

另外,以时令风物随手入诗,抒发怀抱或托物寄兴,在作品中所占比例极高,随处可见,有的言近旨远,有的逸然成趣,有的悱恻缠绵,有的沧凉遒劲,不一而足,就不具体列举了。

(三)长短句 

长短句在张兴的诗词作品中,所占比例不算高,约四十来首,是仅次于近体诗创作成绩的另一处集中展示。这组作品中,有淡泊处世的心境倾述,但更多的是飞扬的壮志情怀;有尽职本业的执著,但更多的是不甘于失败的倔强。虽然多首词作中,无一例外的都蕴含着寂寞和感叹,却大多不会让人陷入负面解读,消解抒情主人公“猛志酬年少”的远大抱负。

三、张兴诗词的主题、情感和古典意蕴

张兴诗词作品的主题,若作一个简要归纳,基本概貌是:志在家国,或有遗憾;志在河山,倾情赞美;志在抒怀,托物寄兴;志在古仁人,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景仰;志在风雅,会心唱和;志在未来,情思飞扬,等等,字里行间流露的抑郁、愤懑,潇洒、飘逸,惆怅、激昂;崇敬、悲悯,感叹、惋惜,振作、落寞……可谓俯拾即是。

张兴的诗词作品,有较为浓厚的古典意蕴,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咏怀古人的作品占了一定的篇幅。从勇士荆轲的慷慨赴死,到杜甫的身居草堂心忧天下,从一代名臣寇准在“主战”与“主和”之间的二难选择,到晚清名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视死如归,等等,涉及面较广,说明作者对古代历史有较多了解。

其次,对古典传说有选择的加以吟咏。诸如姜子牙渭水钓鱼,武则天醉令百花违时开放,牛郎织女的凄美神话,澶渊之盟中寇准的纠结和无奈,等等,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不仅增添了作品的内涵,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三,对典故的运用,显得较为透脱,有含蓄体现的,有整句借用的,也有巧妙化用的。例如读到《七律·题杜甫》中的颈联“尧舜致君君不赏,诗书枕梦梦无眠”时,我们即会联想到孟浩然在其《岁暮归南山》颈联中的感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读到《七绝·老树傲春——致渔老耕》中的“良骥暮年犹壮志,豪情枯木亦争春”时,我们即会联想到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联想到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当益壮;读到七律《书生》当中“山河万里问轩辕,我有珠玑何处言”时,我们即会联想到明代画家徐渭在《题墨葡萄诗》里“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怅惘。

四、张兴诗词的价值及其时代意义

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是一种潜移默化,是需要时间进行过滤的,一切急功近利,都将走向意愿者所设计、所期许的反面。所以较为清醒的作者,都设法将自己的思想意图艺术地融汇到作品中,而不屑于去做肤浅的说教。

古体诗词的创作,首先追求的应该是给人以审美愉悦,张兴的诗词作品,有着这方面的尝试:他的这一百多首诗词作品,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都符合这个标准。古体诗词的创作,似乎还应该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这在张兴的作品中,也随处可见。而且,他的作品内容自成体系,宛如一个瑰丽的世界,多有让人流连之处。比如有的利于充实业余生活内容,有的利于提升个人文化品位和素质修养,有的利于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等等。 

从一定层面来说,张兴的诗词作品,还体现了一种非“科班出身”的实力和自信,这是难能可贵的。

五、张兴部分诗词作品简析:

(一)七古《园丁》:

朝随啼莺唱曙光,暮逐归燕踏斜阳。

春裁春草织春色,秋览秋实赏秋香。

放纵霜花入霜鬓,相邀沧月笑沧桑。

卅年几回十年木,立地擎天作栋梁。

这首七言古诗将执教者为培养学子而早晚奔忙、四季操劳的形象作了生动的摹写,尤其好在中间两联:“春裁春草织春色,秋览秋实赏秋香。放纵霜花入霜鬓,相邀沧月笑沧桑”,具体而微地讴歌了执教者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读来感人至深。

(二)七律《叹梅》:

寻幽让季春秋夏,凝魄交心露雪霜。

无奈庸人贪爱恋,屈居尘世院庭堂。

销残往昔凌云志,裁得如今媚眼妆。

长叹诗家轻奉语,不知所欲是孤芳!

梅花的天性是凌寒斗雪,这首七律却别开生面:某些人凭着一己之好,任意裁剪,让他们屈居院落庭园,沦为“娇媚”俗物。“销残往昔凌云志,裁得如今媚眼妆”,作者深深地为梅花的憋屈和无奈鸣不平:“长叹诗家轻奉语,不知所欲是孤芳!”“叹梅”实为“梅叹”,通篇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平添无限悒愤。

(三)七律《中秋》: 

谁向佳节竖洞箫,一声一叹梦魂遥。

凄凉惹怨残星黯,寂寞羞惭冷月凋。

拣点相思期雁字,收拾离恨忆灞桥。

当年老柳邀为伴,共舞寒塘醉一朝!

这首诗的首联巧妙地运用了洞箫这一“道具”,从追寻声音来源入手,细腻地表达出了思念之情。颔联自然地从听觉转向视觉,在箫声的渲染下,一“黯”一“凋”地状写了“凄凉”的残星和“寂寞”的冷月。所听所见引起的惆怅自然地过渡到了颈联的所想,然而,“拣点相思”也罢,“收拾离恨”也罢,似乎都于事无补。极度的思念和由此累积的寂寥凄清,使“我”只好邀请见证当年友谊的老柳树,陪自己在寒塘边上“起舞弄清影”。

这看似荒唐的举止,足以让我们体味抒情主人公的浩荡愁怀和无边孤寂。

(四)七律《秋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夜相思一夜叹。

欲语苍穹天色暗,待书锦字蛟绡残。

临窗风掣浓霜冷,伏案烛摇瘦影单。

拟向旧笺寻远讯,难堪寂寞久凭栏。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在寒凉的秋夜伶仃思远的“瘦影”形象。首联通过“秋雨”和随之而来的“寒”,凝成了一个冷寂的环境。在这个冷寂的环境中,是抒情主人公相思之际的长吁短叹。然而,这相思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表达途径,“欲语”不能,“欲书”也不能,试图“临窗”、“伏案”也都有阻碍,颔联和颈联众多的“选项”,其实是无选项。通过以往的信札猜度对方的踪迹看似一个不错的方式,然而,清秋之夜恒久的寂寞,却又是让人难以卒忍的。

(五)五律《送别》:

斜阳催客棹,去向白云间。

风急添离绪,天低压远山。

有心听水色,不敢照容颜。

当似舷头桨,提来已泪潸。

这首五律《送别》,不加掩饰地描摹了送行者深沉的悲伤:黄昏送别,友人离去;尽管对方此去前景乐观,还是挥不去如影随形的离愁。此时,疾风劲吹,暮霭沉沉,气氛更加愁惨。水色只能是“看”,怎么可能是“听”呢?颈联的对句给出了答案:“不敢照容颜”——怕从水里看见自己的样子。怎样的样子呢?“当似舷头桨,提来已泪潸。”尾联给出了一个生动的答案。

(六)七律《征途》:

雨打愁容风满袖,霜欺瘦骨露湿衣。

蹉跎岁月三声笑,坎坷征程两脚泥。

把酒酹天持北斗,赋词遣恨向南溪。

几多锦鲤龙门怨?几处华堂唱犬鸡!

在这首七律中,作者几乎是直白地揭露了时代的某些不公:首联通过风雨霜露几个意象,读书人的愁苦遭际便形象地立起来了。这些意象从字面上看是自然物事,谁又能果断地否定它们的社会属性呢?这种境遇之下,笑傲也好、打拼也好,借酒浇愁也好,赋诗遣怀也好,都是意料中的事情,颔联和颈联的这些内容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不平与不甘,于是在尾联里有意将寒门士子的满腹怨艾和得意者们的高调招摇作了鲜明的对比:“几多锦鲤龙门怨?几处华堂唱犬鸡!”

(七)七律《题杜甫》:

绝顶凌云志比天,偏偏困顿苟延年。

一生落魄丹心在,满舍凄凉蛛网悬。

尧舜致君君不赏,诗书枕梦梦无眠。

孤舟难载杯中意,酒债而今谁为捐?

这首七律是杜甫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壮志凌云又如何?还不是一生在穷愁困顿中凄凉度日,难见天光?因而纵观杜甫的一生,他的生存处境,他的情绪状态,都可以用一个“苦”字来加以概括。

套用小说创作的手法来分析,这首诗属于“全知视角”,然而作者却没有置身诗外,我们能明显地读出他对这位千古诗圣的悲悯。

(八)五律《茶》:

天地有灵根,长留春梦痕。

知音多雅士,本性出寒门。

色润诗书韵,香盈日月魂。

天涯流浪客,煮水又黄昏。

这首诗无疑是一首托物寄兴的优秀之作:茶的不凡,茶的期冀,茶的交谊,茶的风雅,茶的际遇,无不得到了诗意的诠释。尤其是诗中的颔联“知音多雅士,本性出寒门”和颈联“色润诗书韵,香盈日月魂”,读到这里,有谁还会认为作者是为写茶而写茶吗?

(九)五律《除夕抒怀》:

岁月去从容,何当问曲衷?

笙歌残夜里,意气一杯中。

野草江南绿,寒梅塞北红。

莫凭春梦老,抖擞趁东风!

从这首五律里面,我们能感受到“沉沦”这种意味,然而,这“沉沦”并没有弥漫抒情主人公全部的精神世界。人生的某些角落,还是风光别具的。颈联“野草江南绿,寒梅塞北红”便是风光之一:境况不一,追求不一,但在同样的时令里面,还是可以应时展现各自不同的风采。

“莫凭春梦老,抖擞趁东风!”尾联让人击节称赏、精神振奋。

(十)七律《书生》:

山河万里问轩辕,我有珠玑何处言。

探道南山山冷寂,垂钩渭水水空喧。

半生志气托明月,八斗诗才忆故园。

李杜当时犹落拓,而今何况看多元!

这首七律,刻画了一个胸怀雄才抱负不凡,但却无处施展的读书人形象。满腹珠玑又如何?首联的诘问发人深省,但抒情主人公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发问,颔联中的“冷”和“空”,高度概括了努力完全落空之后的结局。将壮志寄托给明月又能怎样?显然无用;有着不凡的才干又能怎样?似乎也只能在回忆当中过日子。结论是自我安慰:李白、杜甫均乃旷世奇才,尚且不被赏识,何况自己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呢?

(十一)《凤箫吟·青春》:

觅前程,千回百转,风风雨雨更更。又山高水远,笑鲲鹏莫渡!望空鸣。虽雄心万丈,却何堪、此路难行。只一径低吟浅唱,岁月嵘峥。

幽声。佳音天籁语,无知己、不过嘤嘤。叹斜阳晚照,写残红落絮,赚取词名。年华流水去,问浮生、如此相轻?抖壮志,拼争命里,挣个输赢!

这首词反映了抱负无法施展、光阴虚掷的残酷现实,无奈中体现了一种孤芳自赏的隐约的自傲:“佳音天籁语,无知己,不过嘤嘤。”的确,只要不被理解,只要没有一个会心唱和的平台,别人对这“佳音”便无从理解,被当作嘤嘤虫鸣也未可知。面对逝水年华,难道就甘于如此平庸地了此一生吗?“抖壮志,拼争命里,争个输赢!”原来这才是抒情主人公发自肺腑的心声流露,他是不甘心就此服输的。

六、祝贺与期盼

(一)我市诗词创作的现状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静心从事古体诗词创作的空间逐渐缺失。值得庆幸的是,在贵阳、清镇两级诗词楹联协会的努力下,当前我市古体诗词的创作活动,非但没有停顿,反而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这是广大爱好者都乐见其成的事情。

(二)寄语张兴和所有的诗词爱好者

从高龄吟长到年轻同好,从主要领导到一般成员,大家能够坐到一起,就张兴的古体诗词作品进行研讨,一方面说明了诗词老一辈和有关领导,对青年诗词作者成长的关爱,另一方面说明了古体诗词创作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这对贵阳和清镇两级诗词楹联协会来说,对清镇文联来说,对张兴本人的成长来说,无疑都是值得庆贺的事。而且,这还使我们注意到,古体诗词创作的队伍,由于增添了有生力量,对地方文化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对青年诗词作者张兴的及时发现和对他的作品的重视,或将会使第二、甚至第三个张兴在清镇的诗词界展现更多的风采。

另外,据张兴创作时间之短和成绩之好,可以把他的诗词作品看作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与其说是作者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天分,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勤勉。当然,首先是他对古体诗词创作的热爱,这既是基础,也是前提。其次是他在这方面的执着追求,正如他在《张兴自叙》中所写的:“除去了经世致用的枷锁,难道我们不能有一个遗世独立的空间吗?”这话非常贴切、在理。我们或许并不指望古体诗词能够移风易俗,甚而能够“经世致用”,但至少可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当我们的作品能够积极影响到更多热爱古体诗词创作的人,能够使这种爱好蔚然成风,能够使更多人的精神世界变得高雅起来,就算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在浮躁的时代保持一份淡定很不容易,但我们深信,有着党的文艺政策的指引,有着有关领导的关怀,有着两级诗词楹联协会的帮助,有着清镇文联的支持,我们衷心祝贺并期望张兴以及所有的诗词爱好者,不懈努力,扬长避短,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创作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使古体诗词创作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评论这张
 
阅读(633)| 评论(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