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玉山真人的原创博客

闲暇时抒写某些顿悟或渐悟,拍摄某些动物与静物。这一隅,欢迎您的光临!

 
 
 

日志

 
 

叩问乡愁——乡愁贵州印象  

2017-07-29 07:50:08|  分类: 悠然一心[原创散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不知你是否意识到,如今的人们与三四十年前相比,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却总是愤愤不平;从事着轻巧的工作,却怨这怨那、少有开心的时候;食不厌精、厌细,却又满肚皮的牢骚;光鲜的衣着里面,包裹着的却是苦恼、晦暗的灵魂;生活在轩敞明亮的居室里,偏偏魂不守舍;出行便利甚至有了自己的代步工具,却因为偶尔的道路不平或拥堵,动辄出口成脏;业余时间沉浸在麻将或影视歌舞里,总是找不准自己该去的方向;……

以上这些,都属于负面情绪;你可能是消极的旁观者,更可能是积极的“当事”者。为什么会这样?你不太可能是清醒的思考者,因为,一种被称为“乡愁”的情愫,被人们抛到三四十年前的贫寒岁月中去了;你——或许不太可能例外。

如果你曾历经过沧桑,不再是少不更事的青年、少年,你的梦境里一定会重现过三四十年前,城市或乡村物资匮乏的惨淡:城市人可能要排老长的队,凭票购买数量有限、质量却不高的粮油或其他副食品,农村人则有可能奔波十几里山路求助于殷实人家告借粮食;城市或乡村的孩子们,都以穿上一套没有补丁的衣帽鞋袜为荣;狭窄低矮的住居,总是关不住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憧憬;一样的排队挤公交,一样的步行赶路,却找不到“路怒”一族;有限的阅读或户外运动,几乎就是文体生活的全部,每个有机会的人都会兴高采烈地参与;……     

这一切,可以用“穷”或“苦”加以概括——但是,你极少能听到哭穷叫苦的声音,更难听见抱怨。勤俭作为手段,温饱成为目标,每个人都活得极其简单,人际关系毫不复杂,彼此相处,大多不需要防范什么。那时,人们的生活常常处于困顿中,除了为每一顿饭食操心,没有无聊,也没有抱怨,更没有愤世嫉俗。

物资匮乏,精神淡定;生活富庶,思想迷茫。从前和现在,截然相反的心理落差说明了什么?我们的意识里,少了一些可以称之为“乡愁”的东西。

你兴许会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名篇——《乡愁》。没错,那首诗中满是浓浓的乡愁,不过,那是漂泊的游子对永远回不去的故土和亲人的深深的怀想,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隔膜。我们呢?大多数并没有远离故乡,就算从乡下搬进城里,小城镇进到大城市,也不能说就离开了故乡。我们的乡愁,与空间的隔膜没有关联——我们大多数人,一直生活在自己曾经的土地上,未曾离开。

有时,我们需要叩问乡愁——如果你没有的话。这乡愁是什么?是感恩,是对时代的力所能及的回报——除非你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被时代所湮没;是知足,当你不再为生存操心,当大多数人都和你一样,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这是一个值得珍视的时代;是怀念——对三四十年前困顿环境中简单的人情世故的怀念,不是忆苦思甜,是对人情的一种反思。如果你仅仅盯着一些跋扈的“二代”们抱怨命运不公,仅仅和成功者对比显示自己的“不堪”,谁又能剥夺你选择苦恼的权利?

多一分乡愁,就会少一分无聊和攀比;多一份乡愁,就会少一份浮躁和怨尤。乡愁可以让你减少抱怨、淡化敌意,进一步做到心情愉悦。如果你曾经有过,你可以捡起它、铭记它;如果对你来说还很陌生,你可以聆听它、接近它、体验它,然后,认可它,拥有它。

如果你觉得乡愁很抽象,需要一种媒介、一种场景去感悟、去触摸,那么,在贵州清镇,在云站路的一侧,“贵山秀水忆乡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让你身临其境的地方。原始的农耕生活,简约的书香氛围,清新的田园风味,悠远的历史痕迹,都足以引起你沉思。在这里,你或许能够获得关于人生的一种全新的看法,或许会拥有一种更加乐观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你若有兴趣叩问乡愁,那么,来吧,来吧!

  评论这张
 
阅读(165)|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